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什么是效力消灭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2:26:40    

效力消灭指的是 法律、法规、合同等法律行为或文书失去法律效力,不再具有约束力或执行力。具体来说,效力消灭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明示废止:

在新法或其他法律文件中明文规定废止旧法。例如,国家通过新的法律文件宣布旧的法律不再适用。

默示废止:

在适用法律中,新法与旧法冲突时,适用新法而使旧法事实上被废止。例如,当新法出台后,旧法中与新法相抵触的条款自动失效。

合同效力中止:

合同因相关原因导致无法履行的时间段,合同权利义务终止。这包括清偿、解除、抵销、提存、免除和混同等情形。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消灭: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撤销行为发生后,其效力溯及于行为的开始,即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无效。撤销权人有权选择是否行使撤销权,如果选择行使,则该行为自始无效;如果选择承认,则撤销归于消灭。

撤销权消灭: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行使撤销权,或者明确表示或通过行为放弃撤销权,则撤销权消灭。具体情形包括:

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撤销权。

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未行使撤销权。

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撤销权。

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通过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

综上所述,效力消灭可以涉及法律、合同等多种法律行为,其具体情形包括明示废止、默示废止、合同效力中止、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消灭以及撤销权的消灭。了解这些情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适用法律,保护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