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财报解读:份额增长131.33%,净资产激增221.66%,净利润达3027.01万元,管理费115.73万元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2025年3月29日,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基金在过去一年中,份额、净资产、净利润等关键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基金的运作成效,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主要财务指标:盈利显著改善,资产规模扩张
本期利润扭亏为盈,盈利能力提升
从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来看,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A和C在2024年实现了本期利润的大幅增长,A类本期利润为1659.34万元,C类为1367.67万元,而2023年A类为 - 872.63万元,C类为 - 13.41万元,成功扭亏为盈。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A类为0.3834元,C类为0.3610元,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A类达32.10%,C类为29.60%,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基金类别 | 2024年本期利润(元) | 2023年本期利润(元) |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2024年) | 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2024年) |
---|---|---|---|---|
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A | 16,593,407.73 | -8,726,345.73 | 0.3834 | 32.10% |
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C | 13,676,723.98 | -134,101.49 | 0.3610 | 29.60% |
期末资产净值大幅增长,资产规模显著扩张
2024年末,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A的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9409.81万元,C类为7386.04万元,较2023年末有大幅增长,A类增长84.63%,C类增长535.67%。期末可供分配利润A类为2938.67万元,C类为2273.79万元,为投资者带来了较为可观的潜在收益。
基金类别 | 2024年末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 | 2023年末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 | 2024年末期末可供分配利润(元) |
---|---|---|---|
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A | 94,098,141.93 | 50,966,041.74 | 29,386,693.99 |
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C | 73,860,410.61 | 1,375,646.32 | 22,737,916.34 |
基金净值表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投资回报可观
份额净值增长率领先,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A过去一年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9.23%,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3.70%,超出基准25.53个百分点;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8.41%,同样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过去五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0.71%,也高于业绩比较基准的3.06%。
阶段 | 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A份额净值增长率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 差值 |
---|---|---|---|
过去一年 | 39.23% | 13.70% | 25.53% |
过去五年 | 10.71% | 3.06% | 7.65% |
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把握市场机遇,实现良好收益
投资策略契合市场,聚焦新兴领域
2024年A股市场呈现N字型走势,市场风格分化明显。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基金为成长风格,聚焦于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及“AI +”等方面,寻找“AI +”与新型城镇化的交集,如AI相关的国内外算力、AI应用终端、机器人等方向的优质硬件个股。基金保持偏高仓位,力争控制回撤。
业绩表现出色,跑赢市场平均水平
截至报告期末,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A的基金份额净值为1.4725元,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9.23%;C类基金份额净值为1.4599元,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8.41%,均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3.70%,在同类基金中表现较为突出。
管理人展望:关注政策变化,把握投资机遇
经济形势复杂,政策驱动市场
展望2025年,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诸多挑战,但企稳回升趋势明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政策将持续释放积极效果,消费和科技板块成为重点发展方向,地产市场也出现积极变化。国际上,特朗普就职后的关税政策及欧元区经济增长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
投资逻辑转变,聚焦优质个股
基于对财政货币和金融政策的判断,2025年A股结构牛特征将更加明显,优质科技成长股、稳定股息红利股及行业龙头将有更多机会。基金将关注AI与新型城镇化主题投资标的结合,以积极心态把握市场机遇。
费用分析:管理费用合理,运营成本稳定
基金管理费下调,托管费同步降低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115.73万元,较2023年的56.06万元增长106.42%,主要因资产规模增长。自2023年8月21日起,年管理费率由1.5%调整为1.2%。基金托管费2024年为19.29万元,2023年为9.34万元,自2023年8月21日起,年托管费率由0.25%调整为0.20%。
年份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元)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元) | 管理费率(调整后) | 托管费率(调整后) |
---|---|---|---|---|
2024年 | 1,157,257.45 | 192,876.45 | 1.2% | 0.20% |
2023年 | 560,641.27 | 93,440.17 | 1.2% | 0.20% |
销售服务费平稳,其他费用合理
A类基金份额不收取销售服务费,C类基金份额2024年销售服务费为27.25万元,年销售服务费费率为0.60%。其他费用如审计费用3万元、信息披露费5万元等,整体运营成本合理。
投资组合分析:股票投资集中,行业分布广泛
股票投资占比高,聚焦科技相关行业
期末基金资产组合中,权益投资占基金总资产的84.84%,全部为股票投资。按行业分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最高,为9.37%,其他如制造业等也有一定分布。
行业类别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5,738,885.56 | 9.37 |
制造业 | 118,344,736.13 | 70.47 |
前十大股票持仓稳定,部分个股贡献突出
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前十大股票涵盖德科立、新易盛等,合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较高。这些股票在过去一年的表现对基金净值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序号 | 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1 | 688205 | 德科立 | 16,550,625.00 | 9.85 |
2 | 300502 | 新易盛 | 15,857,576.00 | 9.44 |
份额持有人结构:个人投资者为主,机构参与度低
个人投资者主导,户均持有份额稳定
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A和C的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均超99%,A类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0.62%,C类为0.47%。A类户均持有基金份额14,603.68份,C类为9,705.09份。
份额级别 | 机构投资者占比(%) | 个人投资者占比(%) | 户均持有的基金份额(份) |
---|---|---|---|
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A | 0.62 | 99.38 | 14,603.68 |
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C | 0.47 | 99.53 | 9,705.09 |
管理人从业人员持有份额少,利益关联度低
基金管理人所有从业人员持有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A份额39,688.77份,占基金总份额比例0.0621%,C类为0份,显示出较低的利益关联度。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申购赎回活跃,份额大幅增长
申购赎回规模大,基金份额显著增加
本报告期内,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A总申购份额109,215,382.40份,总赎回份额93,500,762.72份,期末份额总额63,905,694.43份;C类总申购份额399,659,511.72份,总赎回份额350,371,058.62份,期末份额总额50,592,652.24份。整体来看,基金份额较期初增长131.33%,反映出投资者对该基金的关注度较高。
份额级别 | 本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份) | 本报告期基金总申购份额(份) | 本报告期基金总赎回份额(份) | 本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份) | 份额变化率 |
---|---|---|---|---|---|
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A | 48,191,074.75 | 109,215,382.40 | 93,500,762.72 | 63,905,694.43 | 32.61% |
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C | 1,304,199.14 | 399,659,511.72 | 350,371,058.62 | 50,592,652.24 | 3779.37% |
合计 | 49,495,273.89 | 508,874,894.12 | 443,871,821.34 | 114,498,346.67 | 131.33% |
长盛城镇化主题混合基金在2024年取得了较为出色的业绩,份额和净资产规模显著增长,投资策略有效,为投资者带来了较好的回报。然而,2025年市场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基金的投资策略调整及市场变化,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