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市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员章火宝:酷暑“烤”验下的坚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4:45:00    

YMG全媒体记者 秦菲 摄影报道

10日,昆嵛山脚下,热浪习习。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员章火宝正蹲在昆嵛山林场气象观测站草丛中,测试维修、升级各种气象观测设备,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他脸上滑落。

章火宝是烟台市气象局气象技术装备专业保障员,从一名海军战士成长为气象装备保障技术能手,他已经在气象一线工作17年了。

高温下作业

上午9点的昆嵛山,空气温度33℃,地表温度50℃以上。

连续的高温天气,让人感到烦躁,但章火宝却能专心地盯着手头的信号线、电路板,有条不紊地进行数据监测和设备检测工作。

“这种天气,长期进行户外工作,不中暑,就说明身体素质很强了。”章火宝告诉记者,七、八、九月是气象监测巡查的重点时期,因为这段时间会容易出现极端天气,例如高温、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等。上周,他刚结束黄渤海新区的各个点位巡查,这周还没结束,下周去长岛的工作已排上日程。

“章工,你怎么也不戴个帽子啊?”对于记者的疑问,章火宝笑着说他早已习惯这种天气,外出工作从来不戴帽子。但夏季进行气象检测工作,杀虫剂、花露水和饮用水是他必带的装备。“监测点都在户外自然环境中,所以夏季进来,防虫防蚊这些是要带的。”章火宝边拔长杂草边说,“有的地方会有一些蚊虫,如果不提前驱赶会被咬。而有的地方有蛇类,我这招就叫提前‘打草惊蛇’。”

细抠小数点后数据

持续的高温不仅考验着户外工作者,也考验着各种户外机械设备。

“夏天巡查很必要的一个点,是看一下各个点位检测雨量的设备有没有故障或被堵塞。”章火宝说,因为设备在自然环境中,可能只是入口掉入一个小虫,就会导致堵塞和不精准,而气象降水数据要求误差缩小至0.1mm内。为确保数据准确上传至气象信息中心,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进行科学预测,测雨、测风、测温等各类型气象监测设备的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我市昆嵛山保护区唯一的一座气象观测站,以往出现过此一站设备故障全区无数据的窘境。”章火宝说,所以今天工作的重点是把专门用于冬季降雪监测的称重降水传感器设备改造为冬夏两用,使其与现用的翻斗雨量传感器一起,向用户提供两路雨量监测数据,从而为即将到来的“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气象服务,提供更可靠的雨量数据支撑。

即使是在这样热辣滚烫的环境里,只要从工具箱中拿出螺丝刀和数据采集器,章火宝就能随时随地进行设备检测、升级。将Aeca数据采集器的黑色主线接入自动气象站的HY3000数据采集器中,在电路板上加上模组,然后在不同端口接入电线,拧紧螺丝,新设备的数据就可以实时同步上传了。

一小时过去,章火宝脸上的汗珠已连成线,“吧嗒”“吧嗒”不断地滴到草地上。但他手头上的信号线、电路板都是“精细活”,没成功前一刻也不敢放手,所以他连擦汗都顾不上。

守护城市“晴雨表”

“做这项工作,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就是数据准确,成功预测旱涝情况。”章火宝说,酷暑和严寒正是气象工作者最忙碌的时候。“越是容易出现极端天气的时候,我们越忙。维护好每一个设备,让他们在关键时刻稳定发挥作用,哪怕苦点累点,也值了!”

一上午工作结束,记者摸了一下章火宝拎的工具箱,热的发烫。“仪器晒到有六七十度了,这还不算温度很高的。”一口气喝完三瓶水,章火宝告诉记者,“这种高温天气,如果体质比较弱,建议不要长时间在户外晒太阳。户外工作者建议注意防中暑,要及时补充水分。”

责编:秦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