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昆明市气象台台长李晓鹏:解读昆明“无夏”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08:17:00    

“昆明的夏天,更像‘春秋季’。”谈及昆明摘得“全球避暑第一城”桂冠,昆明市气象台台长李晓鹏从气象专业视角展开解读。

从气温数据来看,昆明的“清凉”有硬支撑。李晓鹏介绍,2025年立夏至7月31日,昆明主城平均气温为20.4℃,在昆明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排名第17位,属于正常略偏低水平。“气候学上,连续5天平均气温超22℃才算夏季,但昆明极少出现这种情况——可能连续两三天接近22℃,一场阵雨就会让气温回落至20℃左右。”他说,今年昆明最热月为6月,平均气温20.7℃,全年最高气温历史极值仅32.7℃,2025年至今最高气温未突破29.6℃,昆明多数县区甚至难以超过30℃,与全国多地“炙烤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为何昆明能有“清凉夏日”?李晓鹏归结为三大核心因素。低纬高原地貌是基础,昆明主城海拔约1890米,按“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计算,较同纬度城市夏季平均气温低8℃至10℃;雨季调节作用显著,6月至8月昆明处于汛期,午后阵雨、雷阵雨频发,降雨不仅降低气温,还能缓解湿度,即便雨季的白天高温时段,相对湿度多在60%至70%,不会出现平原地区“高温高湿”的闷热感;水体与植被的辅助,滇池等大型水体进一步调节了区域小气候,让体感更舒适。

对比其他避暑城市,昆明的综合优势明显。“与其他避暑城市相比,昆明夏季最高气温更低、冬季最低气温更高,温差更小。”李晓鹏说,昆明冬季白天最高温多在20℃左右,夏季夜间最低温可降至17℃至18℃,“早晚盖薄被”是常态,全年舒适期更长。

针对公众关心的“降雨是否影响避暑”,李晓鹏解释,今年昆明全年降雨量已达680mm,较常年偏多22%,但多为夜雨和阵雨,单次降雨时长短、分布不均,对旅游活动影响较小。

谈及未来气象服务与避暑经济的融合,他表示,昆明气象部门正逐步从“单纯天气预报”向“风险预警+场景化服务”转型,后续将加强与文旅部门的联动,推动地质灾害、内涝等风险预警更精准对接游客需求,让“天然大空调”的优势更好服务市民与游客。(昆明日报 记者王曼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