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看古建赏非遗吃美食 多元体验玩转假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00:30:00    

山西的忻州古城始建于东汉,有着1800多年历史。这个假期夜游山西忻州古城,可以在古建筑群中沉浸式地观看历史故事演出,还有地方小戏、汉服巡游等一系列地方特色活动吸引游客。

记者来到山西忻州古城,假日期间,这里每日迎接超10万人次的游客。大家到这儿究竟看什么、玩什么呢?

街头重现赵氏孤儿传奇 互动沉浸穿越春秋市井

古城中有沉浸式互动演出,演出以春秋时期为背景,讲的是忻州的历史人物,主线是“赵氏孤儿”的故事。山西就是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它演绎了赵氏家族历经劫难后,赵氏孤儿在人们的守护下最终重振家声的传奇历程。

演出的最大亮点在于演员与游客可以零距离互动。演员们拿着道具走进人群,以剧中角色的身份与游客对话;在热闹的市集场景中,还会拉着游客一起“做买卖”,让游客亲身感受古代的市井生活。

唐风晋韵映古城 千年火技燃星河

古城的一角,游客也能看到“唐风晋韵”烟火秀。其中,盒子灯的表演非常有特色。表演时,花灯层层叠放到纸盒里,并悬挂在高处。点燃引线后,花灯依次燃放、脱落,每层都伴着烟花绽开,就像火树银花一样。

而火壶表演的演员们肩挑扁担,两侧的木桶里盛满特制燃料,手腕轻轻抖动,桶内瞬间腾起串串火星,在夜色里织出流动的光带。

依山傍水“卧牛城” 书院文庙藏古韵

看完烟火秀,再来看看古城的建筑。古城依山傍水而建,远远一看像头卧着的牛,所以叫“卧牛城”。

古城里的老建筑也很有看头。秀容书院是顺着地势层层叠叠建起来的,阶梯式布局很有巧劲儿,看着古朴又有书卷气;文庙则是典型的传统规制,满满的明清建筑韵味。街巷两边四合院保留着青瓦屋顶,现在很多改成了商铺、客栈,既古朴又热闹,逛着很有生活气息。

捏面塑 品陈醋 听小戏 古城假日的多元文化体验

这里也有非遗集市。

山西是面食大省,面塑很有特色。面塑的戏曲人物栩栩如生,它们是由面团经过揉、捏、搓等手法制作而成。

山西是古建大省,木雕技艺精湛。这里不仅展示着精美的木雕作品,还有榫卯结构的拼装体验,大家可以动手拼一拼,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

夜游黄果树瀑布群 看山水实景梦幻光影

贵州安顺的黄果树瀑布群,距离省会贵阳一百多公里。景区中最著名的就是黄果树大瀑布。不过一般游客可能只看过白天的大瀑布,晚上的大瀑布是什么样呢?

大瀑布前赏歌舞光影 黄果树夜游体验升级

记者来到贵州安顺黄果树景区大名鼎鼎的大瀑布,景区最新升级了自然峡谷沉浸式灯光秀《黄果树夜游》。

《黄果树夜游》灯光秀2021年上演,今年进行了升级,更加突出主题故事性和灯光科技感。从大瀑布景区门口一路走进来,处处都是以布依族传说和民俗为核心的灯光秀和歌舞表演,展现了布依族多彩的迎客文化、刺绣文化和歌舞文化等。

当游客们走到大瀑布前,通过映透夜空的灯光、磅礴的音乐声和水声,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宇宙洪荒”的自然力量。

移步换景 动静结合 “西游世界”新体验

黄果树瀑布群有“九级十八瀑”。大瀑布上游一公里处,就是陡坡塘瀑布。这里正在上演的是黄果树景区在“五一”期间重磅推出的山水实景沉浸式剧目《再回西游》。

看过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的观众都记得,镜头里唐僧师徒牵马蹚水走过的地方,就是陡坡塘瀑布。这个“五一”,景区以《西游记》为蓝本,依托陡坡塘的山水环境,用先进的现代舞美和声光电技术,为观众构建一个虚实交融的西游世界。

游在黄果树 吃住安顺城

黄果树夜经济的打造,很好地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延长了大家在安顺停留的时间。当地依托老城老街“修旧如旧”,打造出保留明清风格的“安顺古城”夜经济主题街区。古城600多年的书香气和地方美食四溢的烟火气,使得住在安顺的游客有了“停下来,品味古城夜色”的好去处。

假期这三天,在安顺古城“逛吃逛吃”的游客突破50万人次,为这座城注入经济发展新动力。

夜游兴化府 烟火街巷一睹“莆仙”特色风华

位于莆田市中心城区的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街区里古街巷纵横交错,古建筑连成一片,能看到原汁原味的莆仙建筑元素。“五一”假期,看看兴化府里都有哪些特色活动来迎接游客?

锣鼓响起 “舞龙弄九鲤”热闹上演

记者来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区——大路街,象征着吉祥和昌盛的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弄九鲤”正在热闹上演。伴随着锣鼓的节奏,龙身时而飞跃时而翻腾,和一旁的9只鲤鱼共同起舞,还不时做出绕八字、鲤鱼跃龙门等精彩动作,非常热闹。

千年莆仙戏 重现状元荣归故里景象

舞龙表演的不远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莆仙戏”也拉开了序幕。莆仙戏起源于唐代,演唱用的是当地的方言“莆仙话”,三位主演扮演的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

莆田是全国“十大进士之乡”之一,历史上这里涌现出了2000多名进士、21名状元和17名宰相。这场莆仙戏就重现了当年状元及第后荣归故里的景象。

穿行老街 红砖古厝暗藏闽人建筑智慧

穿行在兴化府的古街旧巷间,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保留着当年的古风古韵。鲜艳的红砖墙、灵动的燕尾脊、墙面上星星点点的白色竹钉,都展现着莆仙建筑的魅力。

兴化府始建于宋代,从明清时期开始,这里就是城中最繁华的商业街区。这里还保留了从明代到民国等多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如今,经过活化利用,这些古建筑不仅仅是千年文脉的载体,还成了游客体验非遗、品尝美食的新空间。

高跷艺人“花样”炫技

街区内,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石登瀛高跷正在演出。仔细看可以发现,有一些角色的扮相非常夸张,妆面和京剧中的丑角会有点类似。而且,他们的动作也很幽默诙谐,有的演员还会故意做出假摔的动作,来和周围的观众互动,引得大家笑声连连。其实这也黄石登瀛高跷的特色,他们的表演就像是“高跷上的喜剧”,目的就是为了给观众传递快乐。

走街串巷 各色美食唤醒舌尖上的莆田味道

看完热闹的表演,在现场,大家还可以品尝特色小吃。这里有当地每逢节日或者有大喜事的时候,必不可少的美食红团;有豆香浓郁、口感爽滑的豆浆炒米粉;还有外酥里嫩的东阳饼,以及香气四溢味道鲜美的龙花担赐粉,都是极具当地特色的美味小吃。

指尖上绽放“非遗之花”

不仅如此,在现场,大家还可以看到当地的各类非遗。莆田有很多非遗都是指尖上的艺术。这块巴掌大的玉石上,就雕刻了亭台楼阁,高山流水,雕工非常精细。

除此之外,现场还有各类不同的雕刻技艺,软的有泥雕、皮雕,硬的有玉雕、木雕,每一样雕工都非常精细,一块块未经雕琢的材料,在艺术家的手上,都变成了一件件充满生命力的精致作品。

责任编辑:魏韫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