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在刷屏时代找回阅读的力量
“为什么短视频一刷就是几个小时,停都停不下来?”
“手机装了各种App之后,你多久没有认真专注地读完一本书了?”
过去,在通勤的公交、地铁上,在远行的高铁、飞机上,总有很多人如痴如醉地捧着书、拿着报,时常有人看得太着迷而误了点、过了站。
如今,这样的画面已经很难见到。取而代之的是,满车厢、满大厅的人都在低头刷手机、看平板。不管是浏览资讯、刷视频、玩游戏、聊天、看影视剧,每个人都在电子屏幕里寻找着自己的乐子,人们将这种现象统称为“读屏”。
4月25日是世界读书日。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前,不妨让自己静下心来,再读一本书吧。
改变传统阅读方式
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电子阅读成为很多人的首选。为了追求便利高效的生活方式,手机、电脑、平板等在线电子阅读越来越受年轻人喜爱。

张晨江使用平板读书、学习。
“看纸质的书比较麻烦,没有手机方便。”张晨江是一名大三学生,从升入大学后便几乎实现了无纸化学习。她告诉记者,不仅她选择用手机、平板代替纸质书,身边的不少同学也有着同样的选择。
“目前各大客户端都与一些大型电商或文学网站合作,后面有强大的文本资源,打开手机可随时随地查找、下载、购买、阅读。”张晨江坦言,再加上购买电子书比纸质书便宜,这也成为多数人长期选择电子阅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算去图书馆,也有不少同学选择在图书馆中用平板学习、看书。”
张晨江向记者算了一笔账:
一本书50万字,一个字合两字节,一共是100万字节,也就是1MB,所以1GB容量的手机可以存储1000本这样的书。
“从这个层面讲,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具有天然的优势:占用空间小,节省空间资源;比纸媒更加便利,携带更方便;功能齐全,想看什么都可以搜到。” 张晨江认为,更为重要的一点,书籍会因人为或自然的原因损坏造成知识的失传,如果把这些知识“数字化”,存储在手机上,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可以随时随地查阅。
每周阅读四小时
“虽然手机有诸多优势,但电子屏幕对视觉的刺激,远比不过书香对人全身心的熏陶。”4月17日,记者在邯郸书城遇到了正在购买书籍的“80后”孙沁,她坦言,用手机看书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但没有阅读的真实感,就像快餐一样,好吃但没什么营养。
“因为电子产品内容多样,很容易走神,无意间可能就滑向刷视频、社交等领域去。人沉浸其中,享受浅层次的视觉冲击,不自觉就把时间白白浪费掉,还常常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孙沁认为,纸质类图书真实的厚重让人无端有一种满足感。因为这种触感更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字魅力。“深度阅读”,书籍比手机更胜一筹!

孙沁家的书架。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曾经有一年多没认真看过一本纸质书。”孙沁回忆,2018年,她回峰峰矿区过年,行李箱中装了四五本书,准备翻一翻。但在家里的一个月时间内,她的时间被各种短视频攻占,有时候可以刷到凌晨一点多。
“看短视频,玩手机,从睁眼到闭眼,根本停不下来。”她如此形容道,那几本书自然也被束之高阁。后来实在收不住手,她便把短视频平台软件卸载了。
“因为我发现,接收的碎片化信息越来越多,就越来越不能静心。”孙沁解释,之后她给自己规
定了读书KPI(关键绩效指标):无论多忙,每周都要翻开纸质书籍,坐在书桌前阅读四小时。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在一起,两个人却都在玩手机。”这原本是网络上流传的玩笑话,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夜晚,忙碌一天的家长和孩子坐在沙发上,虽然同处一个空间,但却没有任何交流。
“孩子在上学阶段就需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样不仅能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百花小学一年级三班学生靳哲皓家长刘飞飞认为,家庭环境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

刘飞飞和儿子靳哲皓一起读书。
“现在短视频风靡,几秒、几十秒的视频将大量信息传送至受众面前,不少成年人长期刷短视频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更何况是孩子。”刘飞飞坦言,为了防止孩子出现注意力下降的情况, 她和爱人都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我们家几乎不看电视,孩子如果有需查资料的情况,我也更倾向带孩子去图书馆,通过翻阅书籍的方式查找资料。”刘飞飞告诉记者,随着孩子升入一年级,她也惊喜地发现对比同龄人,靳哲皓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更为突出。
“今年1月开始,靳哲皓对读书更感兴趣了。”刘飞飞笑着告诉记者,这份改变来自百花小学举行的“亲子共读”活动。
“孩子和家长一起读书,不仅能增加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也侧面让家长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刘飞飞介绍,家长按照学校的要求在小程序内完成每日的读书打卡后,学校每个月都会评选出“书香家庭”。
“有了‘书香家庭’的荣誉激励,孩子的读书积极性更高了。” 刘飞飞拍了拍摆放在书桌上的书籍,笑着说道,“我们已经连续三个月获得‘书香家庭’了。”
“多读读书吧”,这句话说千百遍也不会过时。正如千百年来读书本身所证明的那样,无论周遭如何纷繁变化,你可以随时拿起一本书,去获得一种沉静、力量和方向感。
邯郸晚报记者 王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