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破解“上级逼出形式主义”怪圈,需刀刃向内、上下同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4:33:00    

  5月8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长春基层调研,直指“基层形式主义是上级官僚主义逼出来的”这一顽疾,引发广泛共鸣。这一论断不仅揭示了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共生逻辑,更警示我们:若只将形式主义归咎于基层“应付了事”,却忽视上级决策脱离实际、层层加码的根源,作风建设便难以触及本质。唯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破除“甩锅式”思维,上下联动、刀刃向内,才能真正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服务群众。

  形式主义的“压力传导”,根源在于上级官僚主义成为推手 。现实中,一些上级部门脱离实际制定政策、盲目追求“数字政绩”,将不合理的考核指标层层下压。比如,某地要求基层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行业摸排,逼得干部只能“堆材料、造数据”;有的地方设置“千分制”“双千分制”考核,指标过细过频,导致基层疲于应付。更有甚者,为完成经营主体数量指标,基层不得不动员群众注册“空壳公司”,最终在考核后注销了事。这些案例表明,当上级的决策缺乏调研、违背规律时,基层的形式主义便成了“无奈的自保”。 黄强在调研中强调,要“彻底扭转一些干部‘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错误观念”,正是切中了官僚主义催生形式主义的要害。

  刀刃向内的担当与制度化约束,是破除怪圈的关键。根治以形式主义对付官僚主义这一顽疾,需盯住关键,综合发力。上级机关率先“自我革命”。中央近期出台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明确禁止层层加码、过度留痕等行为,将“减负”上升为制度铁规。各地在贯彻落实规定的过程中,领导机关要摒弃“甩锅式”管理,杜绝“属地责任”名义下的任务转嫁。考核导向回归“群众满意”。比如,政务服务要“让群众评价服务质效”,推动政务服务对标“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就是将群众获得感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尺,凸显了以实效替代虚功的治理思路。 同时,还要将资源下沉赋能基层。形式主义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基层权责不匹配的困境。比如,充实社区网格力量,正是通过资源倾斜和制度保障,让基层有底气拒绝“空转”,聚焦民生实事。

  筑牢实事求是的思想根基,是作风建设的长远之策。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本质,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长会研究开短会”“连发文件要求精简文件”的讽刺案例,暴露了机械执行政策、脱离群众需求的弊端。破解之道,在于将调查研究作为决策前提,如黄强“四不两直”的暗访方式,正是通过直面问题、倾听民声,避免政策“空中楼阁”。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减负是最大的赋能。 基层干部不是形式主义的“背锅者”,而是服务群众的“第一哨”。唯有上级机关以上率下、考核机制去虚向实、资源保障夯实根基,才能打破“官僚主义逼出形式主义”的恶性循环,让干部将精力投入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真正筑牢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久泰平)

来源:中国吉林网

初审:王伟光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