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资讯有故事丨当外国留学生爱上中华筝 奏出怎样的“国际范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14:45:00    

留学中国-用中华筝奏出“国际范儿”

古筝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既悠扬动听,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在北京语言大学,生动有趣的古筝课成为留学生们打开中国传统音乐大门的一把钥匙。

泰国留学生李明洲:第一节课我就感受到了国际的氛围,在古筝课的课堂上,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一起上课——我们来学古筝、学中国传统的乐器。然后我告诉了我的朋友们。他们也想来参加。

意大利留学生王箫一:记得一开始听到这个乐器的声音,我就有一见钟情的感觉。筝的声音有一种把我带回到古代中国的感觉。

古筝教师孙润:筝是一种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乐器,轻轻一弹就有流水的声音,所以学生们很容易就被我们的中国五声音阶以及它的音响效果吸引过来。他们的热情非常高涨。这些国外的“知音”,踏进中国音乐的大门,我更希望他们可以走得更远。

从初学音阶,到磕磕绊绊拿下乐曲《小星星》,留学生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就能向朋友们展示初步的成果了。为了让留学生们充分体会到演奏古筝的快乐,这些年孙润都会带着他们一起准备专场音乐会。

古筝教师孙润:我们鼓励学生们学习中国的传统音乐,同时也非常鼓励他们把自己国家的音乐,用筝来演奏。通过他们,我认识了多样的音乐文化与艺术形式,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这个夏天,在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报告厅,传承多年的《中华筝 五洲行》系列音乐会再度奏响。来自埃及、蒙古国、泰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齐聚一堂,将古筝、书法、中国画和声乐等艺术课程融会贯通,进行系统性展示。

印尼留学生马靖雯:我喜欢弹筝,一开始知道要参加音乐会的时候非常紧张。和老师和朋友们一起准备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体验。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一起演奏中国的乐器,我觉得印象很深刻。

留学生们纷纷将自己家乡的音乐元素融合进来,用古筝深情演绎。《湄平游》是一首在泰国广为流传的传统音乐曲目,经泰国学生曾锦雄改编,由中泰两国学生共同奏响。演奏融合中国筝、泰国乌胡、欧洲竖笛、非洲鼓,别有一番韵味。

在声乐节目中,印度尼西亚学生温菲菲以惊艳的戏腔演绎了古韵悠长的曲目《壁上观》。来自加纳、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留学生共同演唱《江畔独步寻花》,将杜甫的诗词意境与现代音乐完美融合。

以中华筝,奏五洲情,古筝带给中外学生的收获,远不只音乐本身。从节目编排到舞台布置,从灯光音效到后勤保障,音乐会各个环节均由学生们合作完成。跨越国界的交流,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

匈牙利留学生傅艺美:准备音乐会我非常开心,各国同学们一起演奏,这个过程中认识到很多新朋友。看观众那么开心,我也非常开心。

古筝教师孙润:我们始终坚信,音乐能够跨越语言与国界,连接不同的文化。期待未来有更多中外“知音”在这个舞台上相遇,共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乐章。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采编丨单立娟

主持丨张晓晓

制作丨杨晓蕾

签审丨安然

监制丨刘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