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职工债权清偿率100%!吴中法院助力高新企业涅槃重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17:09:00    

【来源: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

“投资人的投资款项到账了,今明两天将优先安排职工债权分配,请耐心等待!”破产管理人发在联络群里的消息,让苏州某电炉有限公司118名职工吃下了“定心丸”。日前,吴中法院依托吴中区企业破产保护服务中心,创新采用“假马竞标”、保留租赁关系、应收账款剥离处置“组合拳”,促成企业破产重整,不仅推动百余名职工债权实现100%受偿,还稳住了园区20余家企业经营,彰显了司法守护民生底线、助力企业重生的力度与温度。

高新企业陷危机,资产处置遇难题

苏州某电炉有限公司自2001年起深耕电磁冶金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领域,手握34项有效专利,还主持和起草多项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是名副其实的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自2020年以来,大量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企业逐步陷入经营困境,被上百家债权人起诉并申请执行。从资产情况来看,企业名下核心资产为石湖西路某产业园厂房及专利,但这两类资产处置存在明显难题:专利脱离企业“壳”资源后难以充分释放市场价值,在执行中不易成功处置;产业园厂房联成整体,已转租给某商管公司,再由其对外出租,园内入驻20余家企业,若走常规执行路子,带租拍卖可能影响成交价格,清除租赁不仅会拉长处置周期,还将面临20余家企业的安置问题,后续影响深远。

执破一体转重整,竞标提价保权益

基于此,吴中法院启动执破一体工作机制,在该企业作为被执行人的执行案件中,充分发挥执行程序查人找物的优势,依托强制执行措施及时查封、冻结企业资产,消除企业人员转移资产逃废债务的可能。执行局联合破产保护中心提前介入,研判企业拯救价值——该产业园位于吴中区城南板块,是稀缺的体量适中、配套齐全且入驻企业活跃的工业地块,运营价值高,且企业生产线设备齐全,仍具备继续生产能力,经申请执行人同意,将案件直接转入破产重整。

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企业产业园的优越条件与专利技术的稀缺性吸引大量潜在投资者咨询。管理人招募遴选后,潜在投资人徐某愿支付比资产评估价高800余万的投资款。为让重整对价更契合市场价值,提升招募程序的公开性、透明性及公平性,吴中法院采用“假马竞标”模式招募重整投资人。管理人与徐某等潜在投资人签订托底投资协议,以其提出的重整对价作为公开拍卖起拍价,通过破产强清资产处置平台竞价拍卖重整投资人资格。同时赋予徐某同等出价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若最终流拍,托底投资人需按协议投入重整资金。7月12日,经过42次出价竞拍,徐某成功竞得重整投资人资格,成交价比托底投资金额高出260万元,既让企业资产重整对价与市场价值契合,又最大程度维护了债权人合法权益。

资产处置精细化,多方共赢促发展

法院指导管理人依据资产是否为企业日后经营所必需分类处置。将产业园不动产及专利纳入重整投资范围,将应收账款等非必需资产剥离出重整投资范围。对于产业园,考虑到此前已出租给商管公司,且入驻多家优质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贸然解除租赁关系会中断园区企业经营、影响员工就业与经济稳定。法院依托企业破产保护中心搭建多方联动沟通平台,多次组织投资人与园内承租企业谈判,最终促成承租企业直接与重整企业签订租赁合同,继续维持租赁关系。对于剥离出的应收账款,允许管理人代表企业继续追收,追收所得由管理人依法分配给债权人,确保债权人利益最大化。

通过一系列举措,118名职工1650余万元的债权实现100%受偿,普通债权清偿率提升至15%;产业园20余家企业得以维持正常经营,实现“无感过渡”,真正达成“盘活一家企业、挽救一个园区、稳定一批就业”的目标。

吴中法院将进一步发挥吴中区企业破产保护服务中心职能作用,深入推动执破一体化办案机制常态化运行,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的企业破产保护与拯救手段。通过引导和帮助陷入困境的企业摆脱债务泥潭,充分释放破产制度保护效能,逐步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支持重生的价值导向与配套破产保护机制,为辖区企业发展营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供稿朱瑞、李婉玉

编排|及晓楠

审核|姚栋财

关 注 我 们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