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坚定信心 勇挑大梁·产业新亮点| “河北造”机器人为啥“跑”得快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07:20:00    

1至5月全省机器人产业营收同比增长22.9%

“河北造”机器人为啥“跑”得快

机器人进入工厂协助造车,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等领域都有了机器人的帮助……今天,机器人已得到广泛应用,走进你我的生活。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河北省机器人企业419家,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9%,机器人产量13083台(套),同比增长21.6%。

在河北工业大学石家庄创新研究院院长安海龙看来,政策端、市场端同频共振,新赛道日渐开阔,机器人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近年来,河北省立足制造业优势和丰富场景资源,打造了具有河北特色的系列机器人产品,形成一定的产业聚集效应,并围绕拓展场景、科技创新、产业链布局等方面发力,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比去年全年营收的2倍还多。”7月2日,河北鹰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宝辉表示,能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离不开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

在炼钢厂的型钢生产线上,由于温度高,仅靠人工难以完成实时检测,一旦出现故障,整条生产线都要停机。看准市场前景,2024年鹰眼智能引进了数名博士研究生,壮大了科研团队,研制出了新款型钢检测机器人。

这款机器人利用多光谱激光高频扫描,能对型钢的尺寸进行实时检测,检测精度可达正负0.025毫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这款型钢检测机器人销往山东、江苏等地,供不应求。”魏宝辉说,鹰眼智能已获得5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应用于钢铁矿山、能源电力、轨道交通、汽车工业、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

鹰眼智能是河北省机器人本体制造业平稳较快增长的缩影。河北省工信厅数据显示,1至5月,河北省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共计134家,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3%。

“一边是新技术提速产业迭代,一边是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创造巨大空间,国内机器人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安海龙认为。

在机器人本体制造业稳步增长的同时,机器人零部件制造业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1至5月,河北省机器人零部件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4.3%。

在位于石家庄的河北智昆精密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机械手臂正在做正转、反转运动,加紧生产RV(旋转矢量)减速机。该公司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

RV减速机是机器人的“关节”,对技术、工艺的要求极高,曾长期被国外垄断。智昆科技向“卡脖子”技术发起攻关,自主研制出高精密减速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从国产突破到国产替代,目前,智昆科技具备年产减速机30万台能力,40多款产品可以满足国内各型号的工业机器人需求。

机器人火热的背后,是整个产业链的厚积薄发。

近年来,河北省持续加大对机器人全产业的强链补链:摸清薄弱环节,围绕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等作出系统部署;面向行业前沿领域、重点环节启动“揭榜挂帅”;从科技企业孵化器,到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等推广应用支持政策,打通产学研用,集产业合力攻产业短板。

机器人产业链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六链五群”的重要链条。河北省机器人企业抱团发展,以“共享智造”构建起“孵化+研发+产业化”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圈。

这段时间,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负责人王孟昭经常前往北京、天津,他们将在天津天开园、北京市丰台区设立科技成果中试业务接单平台,构建“京津研发、唐山中试转化”的良性互动格局。

为了培育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去年年初,全国首家机器人非标产品定制共享工厂平台——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成立,一站式满足中小企业技术、采购、设备、物流、售后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让有创新潜力、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在这里实现轻装快跑。

目前,作为河北省科技成果中试示范平台,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已与中国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1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中试转化合作。

“我们的共享工程师项目平台也即将落地。”王孟昭介绍,工程师可注册并上传专业技能标签,助力平台形成跨行业、跨地域的智力资源库。

未来已来,智创无限。河北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北将联合京津修订机器人产业链图谱,加强产业链共建共享,组织龙头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等活动,推动产业链分工协作,着力做大机器人产业增量。 (河北日报记者 米彦泽 见习记者 冯依凡)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