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东湖评论:激活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6 09:35:00    

8月13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良军在武汉调研基层党建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加快建成支点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这一重要要求,深刻指明了激活湖北基层治理“一池春水”的方向所在。

织密组织体系,筑牢治理“桥头堡”。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钢筋地基”,是贯通党心民意的“毛细血管”。在荆楚大地,组织体系正不断向下扎根、向新领域拓展。从武昌区百瑞景社区高效运转的“下沉党员之家”,到青山区青和居社区深化“三治一服务”实践,再到咸宁市咸安区推动“红色物业”覆盖老旧小区,基层党组织如网络般纵横延伸,将服务精准嵌入群众日常生活。当组织根系深植沃土,基层治理便有了最坚实的依靠,党的执政基础在每一寸土地都坚如磐石。

锻造骨干力量,培育一线“主心骨”。“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基层治理的活力引擎,在于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骨干队伍。他们既是方针政策的“一线宣传员”,更是服务群众的“贴心勤务兵”。湖北各地正着力锻造这样的“先锋方阵”。黄石市下陆区实施“磁湖先锋”培育计划,让社区书记在项目一线增长才干;宜昌市西陵区推行“全科社工”培养模式,一人多岗打通服务壁垒;襄阳市樊城区建立社区工作者“成长档案”,激励担当作为。这些骨干如同“红色细胞”,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整片肌体。他们以“有呼必应”的赤诚服务,在街头巷尾、楼宇商圈赢得群众“一呼百应”的真心拥护,将党的温暖精准送达千家万户。

创新服务载体,搭建党群“连心桥”。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离不开服务载体的与时俱进与精准供给。唯有载体常新,治理的“源头活水”才能汩汩不绝。武昌区中南路街道“百事帮”工作站整合资源,让群众急难愁盼“一站清”;十堰市张湾区打造“党建+邻里中心”,提供从托幼到养老的“全链条”服务;鄂州市梁子湖区推广“民情茶馆”,在茶香袅袅中化解矛盾、凝聚共识。这些“邻里小站”、“红色驿站”不断拓展创新服务模式,成为党组织感知社情民意、回应民生关切的灵敏触角。载体创新使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让治理效能如春潮涌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点滴服务中持续升温。

从百瑞景社区的青春力量到青和居社区的治理创新,从长城汇的楼宇党建到荆楚大地层出不穷的治理实践,湖北正以组织体系的“根系深扎”、骨干队伍的“先锋引领”、服务载体的“源头活水”,构建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图景。

唯有源头活、渠道通、灌溉勤,方能滋养万物、泽被万家。持续筑牢组织体系的“源头活水”,育强骨干队伍的“疏浚之力”,畅通服务载体的“灌溉之渠”,才能汇涓滴之力于磅礴伟力,让党建引领的“源头活水”不息,治理效能的“一池春水”长流。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江懿枫(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