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西,夏天“哪儿凉快到哪儿待着去”是硬核邀请!
来源:【如意甘肃】
夏日的热浪席卷全国,空调房成了续命堡垒。但在甘肃定西,一句“哪儿凉快到哪儿待着去”却成了最真诚的邀约——这里均温20℃的夏天,是自然赠予的“天然冰箱”,更是都市人逃离燥热的终极答案!
钻进自然的“空调房”,每口呼吸都带凉意

渭河源:踩着溪流追夏天的尾巴
渭河源头的秘密,藏在渭源县的葱郁峡谷里。千泉涌流汇成的溪流,像给大地系上了清凉丝带,沿着栈道走,脚下是透心凉的溪水,头顶是遮天蔽日的林木,阳光只能透过叶缝洒下碎金。
累了就坐在禹王庙前的石阶上,听大禹导渭的传说,风从山谷溜过,带着水汽扑在脸上,比空调风更温柔。傍晚在溪边支个小桌,煮一壶本地的野茶,看夕阳把水面染成琥珀色,这才是夏天该有的样子。

贵清山:18℃的瀑布与云端栈道
被称为“陇中小华山”的贵清山,是个藏不住的避暑宝藏。海拔2340米的山顶,夏天平均气温只有18℃,穿短袖走两步都得加件薄外套。
最绝的是悬壁栈道,一边是刀削般的峭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峡谷,脚下木板咯吱作响,身边云雾时不时漫过来,像在天上走。栈道尽头藏着个“禅林挂月”瀑布,水流从30米高的崖上砸下来,溅起的水雾能飘出十米远,站在旁边,瞬间被裹进一片清凉里。

狼渡湿地草原:草原上的夏夜要盖被
岷县的狼渡滩湿地草原,是被时光遗忘的清凉角落。2600米的海拔让夏天在这里失了脾气,绿油油的草甸上,牛羊像撒在绿绸缎上的珍珠,远处的经幡被风吹得猎猎响。
白天骑马穿过花丛,马蹄踏过的地方,能惊起一串蝴蝶。到了晚上更妙,气温骤降到10℃左右,必须裹着棉被看星星。银河像打翻的牛奶洒在天上,连流星都比别处亮几分,看着星星吃烤羊肉,浑身的燥热早跑没影了。
在千年故事里,寻一份静心清凉

陇西堂:李氏宗亲的寻根凉地
陇西是李氏文化的发源地,陇西堂的飞檐翘角里,藏着千年的故事。青砖灰瓦的院落里,老槐树的影子在地上晃,穿堂风带着草木香,比任何降温设备都管用。
看族谱里的血脉流转,听李渊、李世民的往事,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石碑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累了就坐在门廊下,看檐角的风铃被风吹得叮当作响,心里的烦躁像被这古风凉意慢慢抚平了。

临洮岳麓山:踩着历史看洮河
临洮的岳麓山不高,却能把好风光尽收眼底。山上的超然台是必去的地方,站在台上往下看,洮河像条碧绿的绸带绕着城,岸边的芦苇丛里时不时飞出几只水鸟。
山间的姜维墩、椒山祠,藏着三国和明朝的故事,走累了在亭子里歇脚,山风混着洮河水的气息吹过来,听本地人讲“洮水流珠”的奇观——冬天河水结的冰珠在水里滚,像碎玉在流动,光想想都觉得清凉。
夏日里的清凉,是藏在胃里的舒服

浆水面:定西人的“夏日续命汤”
定西人夏天的快乐,一半是浆水给的。用芹菜、包菜发酵出的酸汤,煮上手工面条,撒把葱花,浇一勺炝香的辣椒油,酸辣清爽直冲天灵盖。热得没胃口的时候,来一碗浆水面,酸汤喝下去,额头冒点细汗,浑身的黏腻感全没了。还可以就着浆水吃“锅盔”,硬面烤的饼子越嚼越香,配着酸汤,连吃三碗都不腻。

手抓羊肉:配着蒜吃才够味
高原的羊肉自带清甜,做手抓羊肉,就用清水煮,撒点盐就香得人直咽口水。肥瘦相间的羊肉蘸着蒜泥,一口下去,肉香混着蒜的辛辣,再喝口砖茶解腻,从舌尖到胃里都透着舒坦。
最好是傍晚在草原上吃,凉风习习,手里抓着热乎的羊肉,看太阳慢慢落到山后面,这才是夏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岷县点心:藏着药材香的凉甜
别以为点心只有甜腻,岷县点心藏着定西的巧思。酥皮里裹着当归、党参磨的粉,混着芝麻、花生,咬一口,酥皮掉渣,药香混着甜香,一点不腻。
夏天放冰箱里冰一下,拿出来吃更绝,酥皮更脆,内馅凉丝丝的,像吃了口带着药香的冰淇淋,难怪都说这是“能当药吃的点心”。
这个夏天,别再困在空调房里了。来定西吧,让20℃的风给你洗个澡,让山水的清凉钻进你的骨头缝里,让那句“哪儿凉快到哪儿待着去”,变成你最想实现的愿望。定西的夏天,等你来,赴一场清凉之约。
报送:定西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特别声明
1.此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旨在宣传推广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2.文章中使用的文字或图片如需要署名,请及时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电话:0931-8411060。
本文来自【如意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