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观察】万元GDP用水量十年降45.3% 河北拧紧全域“节水阀”
作为资源型缺水省份,我省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多举措拧紧全域“节水阀”。2024年,全省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与十年前相比分别下降45.3%和56.8%,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在邢台市宁晋县的大曹庄农场内,33台指针式喷灌装备、170台伸缩喷灌装备,覆盖了园区内15000多亩小麦。

农户 郑少良:
每次浇地根据土壤的墒情而去定这个浇地的水量与速度,节水量应该达到30%以上,有了这个自走式喷灌,一个人的话可以管理三四千亩地是没有问题的。
农场负责人介绍,为了做到节水增效,农场在优化农机装备的同时,还在农艺上下足功夫,大面积推广节水品种种植。
拧好农业“节水阀”,做活田间“水文章”。2024年,我省因地制宜优化种植结构,落实旱作雨养种植面积242.8万亩、季节性休耕面积20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
节约用水需要劲儿往一处使,工业企业作为用水量较大的单位,也要练好节水内功。日前,石家庄一家化工企业就凭借再生水利用,获评2024年国家级水效领跑者。

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副总工程师 齐庆轩:
我们把石家庄市的城市再生水引进来,可以替代一部分新鲜水,新鲜水是指的可以直接使用的天然水,2024年我们引入了410万吨的城市再生水,已经占到了61%。
城市再生水就是由生活或者工业废水净化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循环水。除了对城市再生水进行二次利用,企业还通过技术改造、梯级利用、增设节水型旁滤器等措施,将生产环节产生的废水回收利用。

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副总工程师 齐庆轩:
我们目前已经实现了循环水厂补水率100%,另外我们对雨水、雪水进行一个充分回收,2024年大概回收了14万吨,这个经济效益在100万元。
拧紧“水龙头”,做好“水文章”。截至2024年底,我省已累计建设节水型企业133个。去年,河北用1.76%的用水增量支撑了5.4%的GDP增幅;与2014年相比,全省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5.3%、56.8%;地下水开采量同比减少2.4%,其中,衡水市作为华北地下水漏斗中心区域,8076.6平方公里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实现清零。

河北省水利厅节水处处长 王国霞:
我们将大力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创新,重点推广“全域”“打捆”等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加快节水产业发展,进一步推进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
■编辑/杨旭妍
■校对/韩妮 赵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