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预亏最高或7000万!来伊份业绩再次“失速”,门店调整阵痛令业绩持续承压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
7月11日盘后,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来伊份”或“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00万元至-4,7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业绩下滑主要源于公司主动调整门店结构导致直营店收入下降,叠加非经常性损益影响400万至600万元。这是继2024年全年亏损7526.76万元后,这家老牌零食企业面临的又一次业绩挑战。
公告披露,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00万元至-4,7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600万元至-5,100万元。
关于本期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来伊份称,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基于现阶段主要销售区域社会消费市场趋势,进行部分区域的门店店型及结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直营门店店数及收入均受影响同比下降,导致当期利润不达预期。
此外,2025年1月至6月,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400万元至-600万元,主要系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和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
从经营数据看,来伊份面临持续性挑战。2024年半年度公司尚能维持1492.45万元盈利,但全年最终录得7526.76万元亏损。进入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仅为1243.57万元,同比暴跌79.72%,经营现金流锐减89.07%。
来伊份的困境具有行业共性。休闲食品行业近年竞争加剧,量贩零食、折扣店等新模式快速崛起,对传统连锁品牌形成冲击。来伊份的线下门店增长停滞从2017年左右就开始了。2017年左右公司提出“万家灯火”计划,计划加大加盟店拓展,以此驱动增长。但是在门店数量增长的同时,门店收入并未明显增长。从2020年开始,直营门店数量开始进入下滑通道。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来伊份全国门店总数为3085家。这一数据较2023年同期(3685家)减少600家,同比缩减幅度达16.28%。尽管公司尝试通过加盟业务扩张和电商转型应对挑战,但转型期的阵痛明显超出预期。
战略调整方面,来伊份近期动作频繁。2025年6月完成3022.36万元股份回购,但随即面临控股股东爱屋企管最高减持3%股份的计划。公司还终止了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原因是2024年业绩未达考核目标。
来伊份在2023年迎来业绩拐点,营业收入下滑9.25%,归母净利润下滑44.09%。2024年营收下滑15.24%,亏损7526.76万元。今年一季度营收继续下滑1.23%,净利润大幅下滑79.72%。
审读:吴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