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红岭中学20年潜心打造“渔场共建”学习模型,破解合作创新能力培养难题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钧政
学习者合作创新能力的培育成为教育领域亟待突破的关键课题。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的田奇林及其团队,自2003年开始,历经二十余载的不懈探索,以“渔场共建”为核心,成功建构素养导向学习生态,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田奇林研究团队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大胆改革,构建了基于“渔场共建”理念的“合作创新能力培育的学习模型”,涵盖一大情境、两大素养、四种学习方式和六大阶段。这一模型促进了课程设计从学科本位转向跨学科融合、教学组织从单向传授到协作共创、资源整合从封闭到开放共享,为发展学习者的合作创新素养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参照。
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了学习技术手段由“授人以‘鱼’与‘渔’”向“渔场共建”的变革。通过复杂情境创设、真实任务设计、多元主体协同、动态性生成与技术赋能支持解决劣构问题。运用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培育学习者的创新能力,运用讨论式和参与式培育学习者的合作能力。实现在高阶思维能力培育中发展合作创新能力,为教学重心转移到学习环境设计提供了成功案例。
田奇林在回顾20年研究历程时提到,从最初的教学模型构建到如今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实践模型的推广,教学改革经历丰富,如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合作进行自学辅导,参与上海的一贯制教育改革等。他强调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面对AI时代,认为超级素养比高阶思维更重要,包含发散思维、集合思维、批判思维和元认知四种能力。他还关注到广东省对创新能力高考的重视,并积极探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方法。
自2003年启动研究,至2024年完成,21年的研究过程中,在褚宏启、潘希武、李贤、林清华、朱正威和曹永国等专家的引领下,团队构建了“一大情境、两大素养、四种学习方式、六大阶段”实践模型,在国内外得到推广,为深圳乃至全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有望在未来培养出更多具备合作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北师大朱正威教授在《田奇林“由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学习模式变革”的教育思想研究》一文中明确指出,该模型通过独立论述做科学对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育中发展合作创新素养的重要性。
项目开展期间,研究团队主持国家、省市级相关课题研究8项,在《中学生物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10余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索引收录。开发了“创造面向学习者未来的合作创新课堂”等“国培计划”系列课程,出版专著《基于核心素养培育深度学习的研究——发展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高中生物教学中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学习模式的建构”和“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学习模式变革的研究”项目分别荣获2021年广东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和深圳市第四届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教学实践类)一等奖。
(受访单位供图)